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实习
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
来自不同法学院校的年轻面孔,
一齐汇聚广州知识产权法院。
相同的实习舞台,
不同的观察视角,
他们共同体验着法律的实践魅力,
沉淀着对法治的独特感受。
初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时,我对法律实务的想象还停留在课本里的案例分析。真正戴上实习生工牌、着手工作的那一刻,我才意识到,每一份判决背后都凝结着无数琐碎却至关重要的细节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那次陪同技术调查官实地勘验的经历。当穿梭在机器轰鸣的工厂,看着调查官仔细勘验研究案涉机器,我真切体会到知识产权审判中“技术事实查明”的重量,明白“法律人要既懂法庭上的法槌,也要懂车间里的扳手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。
—— 中山大学 朱城骏
作为一名法学学生,我有幸来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,参与专利权纠纷方面的审判实务工作。在指导法官的带领下,我系统学习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》及司法解释中关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核心条款,尤其是“整体观察、综合判断”原则的适用场景。通过所学知识,通过参与一起玩具车外观设计侵权案的阅卷工作,我真切地理解知识产权案件技术比对的重要性。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,也让我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了全新的认知。
—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王安迪
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实习工作,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。我全身投入日常司法事务,庭前的文书送达、资料收集,庭后的核对材料、卷宗归档、诉讼费退费等,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环节,却容不得半点差错。在法官、法官助理的指导下,我还踏入了“法律适用”环节,查阅材料、梳理证据,每一步都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。这段在法院多岗位历练的时光,将成为我理解司法、信仰法治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—— 暨南大学 刘永锐
作为一名法学在读硕士研究生,能够来到与自身研究方向吻合的单位实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。我的同事们都很年轻,水平高、能力强、责任重,跟随他们学习的这段时间让我收益颇丰。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定期组织的实习生培训会,也让我有了与其他实习生相互认识、互相分享经验的机会。在接下来的实习时间里,我会认真参与完成法官团队的审判工作任务,抓住宝贵的实习机会,学到更多真本事。
—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卢松林
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实习的这段时间,是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宝贵历程,收获颇丰。旁听庭审让我直观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,法官高水平的庭审驾驭能力,双方当事人充分的辩论,各方面都让我对法律实践有了全新的认识,也更深刻地理解如何运用法律解决实际纠纷。同事们毫无保留地分享工作经验和技巧,让我对法院工作流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。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,也深深地感染着我,为我树立了优秀的榜样。
—— 华南理工大学 王凯恩
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实习的时间,是在适应中学习的过程。以前在课堂上学到的丰富理论知识,面对实际工作有时显得不够用。比如做表格数据对不齐,接电话会紧张,培训会听到陌生术语会跟不上节奏。我观察到有经验的同事,他们能敏锐理解意图,熟练运用工作术语,日常工作有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。我在磕磕绊绊中不断学习,我明白:踏实的成长往往来自于面对困难、承认不足,然后才能进步。
—— 华南理工大学 陆锂
不久前,我怀揣对司法工作的敬畏与忐忑,走进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。现在,我已然收获了远超预期的知识与成长。我的第一项工作是整理卷宗,起初我把它当作简单的基础工作,但书记员说“每份案卷都是程序的体现”,让我改变了看法。在分类、装袋、补材料、盖章、签字的琐碎过程中,我掌握了归档的细节要求。后来看到法官用我整理的电子档案库快速调取案例,才真正体会到基础工作的价值。
—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杨远菽
摄影 | 陈逸霞
编辑 | 陈逸霞
校对 | 罗冠明
审核 | 冼文光
双融配资-双融配资官网-配资中国-股票配资网首页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